室內設計 February 19, 2025

揮別傳統水泥隔間,最新隔間種類及方法


post-thumb

隔間裝修常見問題全攻略

在裝修時,隔間是一個需要仔細思考的環節。市面上隔間方式眾多,如何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隔間設計呢?本文將從隔間的用途、種類、設計技巧、法規注意事項、價格等方面,為您詳細解說。

一、隔間的用途

隔間最基本的用途是區分空間。但除了區分空間,隔間還有許多附加用途:

  • 收納:利用畸零空間做出小倉庫,收納雜物。
  • 隱私:分隔公私領域,增添房間。
  • 隔音:阻隔噪音。
  • 乾濕分離:浴室中常見的乾濕分離,為了防水潑濺。
  • 裝飾、風水:個人偏好因素。

了解自家做隔間的用途,才能規劃出最合適的室內設計。

案例:屋主希望在客廳後方規劃出一個獨立書房,設計師利用半高沙發背牆,既劃分出書房區域,又避免空間產生壓縮感。

實踐隔間裝潢案例:小坪數首選!6種讓空間深呼吸的隔間

二、隔間的種類

居家隔間依裝修工法不同,大致可分為泥作隔間、輕隔間、木作隔間、玻璃隔間四大類。

1. 泥作隔間

  • 說明:使用水泥的隔間,防火、隔音功能佳,但工期長、材料沉重。
  • 種類
    • 鋼筋混凝土牆(RC牆):防火耐震隔音佳,但吸水性強易發霉。
    • 紅磚牆:耐久、防火,可展現原始魅力,但較不耐震。

案例:紅磚牆常用於建造透天厝。

2. 輕隔間

  • 說明:將隔間輕量化,減少建築物結構設計的負擔,施工期短、造價便宜。
  • 種類
    • 乾式輕隔間:以輕鋼架為骨架,封板後填充隔音棉等。
    • 濕式輕隔間:也是以輕鋼架為骨架,但立柱較厚,灌入混凝土。
    • 白磚牆:主成分為水泥、石灰與細沙等。
    • 陶粒牆:防火、隔熱、防潮、隔音、承重能力皆強。

3. 木作隔間

  • 說明:使用木料做成骨架,填充隔音棉等材質,再以矽酸鈣板、石膏板等做成隔間。
  • 優點:不影響建築結構,完工後表面平整度好、有基本防火能力,且容易客製化造型。
  • 缺點:隔音效果較差,板材本身的承重量較差。

4. 玻璃隔間

  • 說明:坪效利用率高,採光佳,放大空間,讓視覺通透。
  • 優點:施工過程快速乾淨,款式多樣,可兼顧隱私及採光。
  • 缺點:隔音效果仍比其餘類型的隔間差,隔絕溫度的能力也是。

案例

  • 長虹玻璃拉門:22坪老屋改造,將廚房門片換成長虹玻璃,優化採光。
  • 玻璃帷幕:30坪中古屋,利用玻璃帷幕取代實牆優化客廳區域的空間感。

打破「格」式!10個彈性隔間提案探索家的無限可能

三、不用隔間的空間分區法

若不想要裝修出一整面隔間牆,可以考慮以下幾種方式:

1. 半開放式隔間

  • 格柵:帶有規律之美,但縫隙易堆積灰塵。
  • 半高牆:降低壓迫感,但無法阻絕噪音。

案例:半高牆搭配玻璃與窗簾,保留視野的通透感,又可加強隱私性。

2. 彈性隔間

  • 活動門:靈活的隔間,常與玻璃搭配,創造出通透感。
  • 活動隔屏:常用於商業場合,家庭使用時可將客廳打造成家庭劇院。
  • 屏風:常用於玄關,稍稍阻隔視線。
  • 窗簾隔間:施工快速安靜、不會造成髒亂,是靈活又具有美感的彈性隔間。

3. 無實體隔間

  • 色彩與材質變化:在同一功能的空間使用相似色彩,或選用不同的地面材質。
  • 架高地坪:創造出空間分隔,也能順勢追加收納空間。

四、隔間的法規注意事項

1. 是否能拆改舊隔間牆?

  • 隔間亂拆會影響居住安全,尤其是攸關結構安全的剪力牆、承重牆。
  • 管道間是匯聚各種水電管路的牆面,攸關生活品質的命脈,也不可敲除。

2. 改隔間有什麼法規需注意?

  • 依《建築物室內裝修管理辦法》第三條,增加或是拆除隔間,屬於需要申請**「室內裝修許可」**的工程。
  • 若未申請就施工,會依《建築法》第95-1條規定,對屋主、使用人或室內裝修業者處6-30萬罰鍰。

五、隔間價格

裝修隔間的花費,大約可分為三個部分:

1. 申請「室內裝修許可」

  • 約6-10萬。
  • 若需要打除牆面,可能需要找結構技師鑑定評估,鑑定價格則要額外負擔。

2. 拆除費用

  • 拆除費用包含保護工程、拆除工程、清運垃圾。
  • 拆除費用約每坪900-1,500元。
  • 清運費用則是每車12,000元-18,000元。

3. 隔間的價格

  • 泥作隔間每坪8,000-13,000元。
  • 輕鋼架隔間每坪3,000-6,000元。
  • 木作隔間每坪4,000-6,000元。
  • 玻璃隔間1,000-2,000元。

提醒:以上報價都是基礎報價,裝修隔間時若有其餘隔音、防潮、追加承重等要求,可能會產生額外的費用。

線上裝修計算機

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了解隔間裝修的各個面向,打造出理想的居家空間。


回到上一頁